为关爱边疆儿童成长、促进边疆乡村教育发展,7月26日至7月31日,西安交通大学萤烛爱心社“云滇之上”社会实践团队赴云南省红河哈尼自治州绿春县开展了为期六天的“向光成长营”爱心支教活动。实践团队为当地儿童带来了文体活动,安全普法、家乡教育、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的课程讲座,在锻炼其心智体魄的基础上,让其对安全规范、学习未来和人生目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。
趣味活动,满满活力
实践团队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,为孩子们组织了如益智象棋、舞蹈唱歌、球类运动、手工剪纸等文体活动。此外,还设计了双人运送气球、轮流翻扑克牌、趣味接力赛等趣味游戏,以此培养其统筹沟通能力,锻炼其心智体魄。这些活动不仅令孩子们感到快乐和兴奋,还为他们的成长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安全同行,法律护航
实践团队通过PPT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形式,为孩子们讲解了毒品犯罪、校园霸凌、电信诈骗、早婚早育等他们尚欠缺的知识领域。这些沉重的词语开启了孩子们心中的安全与法律的大门,他们逐渐意识到守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
此外,实践团队还通过板书画图、知识竞答、亲自示范等方式,教授孩子们应对自然灾害、辨识有毒动植物菌类的方法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识。这些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人生中必要的自救之门,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扎根乡土,回馈乡情
在实践培训时,绿春县志心社服中心负责人白夫九指出:“当地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有成就的孩子们一旦走出大山,就会在大城市扎根,缺乏回报家乡的心意”。
因此,在鼓励孩子们在走出大山的基础上,为了培养其回归家乡、建设家乡的意识,实践团队精心设计绘画、音乐、视频等课程,讲述自己的家乡,激发孩子们对大山外世界的向往。此外,实践团队还鼓励孩子们通过如粘土、乐高积木等道具还原家乡的风貌,以此培养其想象力,并将家乡铭刻在心中。在课程中,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投入,创作了许多富有巧妙细节的作品。
实践团队的努力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,并唤起了他们回报家乡的意识,对其未来成长和家乡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。
篝火畅谈,聚力未来
7月30日晚,在晴朗的夜空下,实践团队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“火塘夜话”。孩子们围坐在篝火旁,分享着蛋糕和零食,交流着彼此的家庭背景、理想梦想以及未来规划。实践团队细心倾听着每个孩子的故事,引导他们思考目前面临的困境。
更惊喜的是,孩子们也为实践团队精心准备了哈尼族民族舞蹈和民族歌曲,一场精彩才艺展示,让我们和当地的父老乡亲们尽享文化魅力。
在本次实践活动中,队员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微不足道的奉献,却能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巨大的价值。其中,就有队员提出了“对孩子们来说,比起物质的匮乏,更加可怕的是人文关怀的缺失”见解,深刻体会到公益事业的深刻意义。也有队员表示,将继续关注绿春县的教育事业发展,积极参与公益活动,为当地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支持。
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,更是一次启示,团队成员的工作必将承前启后,点点爱心之火也必将燎原。同时,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,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偏远山区的小孩子也能拥有健康快乐的成长氛围。 (魏佳垚 张睿智 徐志谦)